我的故事是从2008年开始的,准确的讲,距今已经14年了。这14年来,是一个小男孩蜕变成长,再到三十而立的过程,是腼腆羞涩到自信外向的过程,是亲身见证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片段、一段故事、一个场景让我感动,让我始终坚信“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一面旗,始终飘扬在心上
2008年,5.12地动山摇,我还在高三,只有19岁,早就从电视中看到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但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灾难会离自己这么近,站在教学楼5楼露台,看着不断掉落的天花板隔层和随着地震波打碎的窗玻璃,内心充满无助。后来,高三学生统一转运,在帐篷学校里和一所高校的操场上面完成了对高中三年的总结,迎来毕业季,踏上新的征程。当初,亲眼看到和我年纪相仿的解放军战士,在一面红旗的引领下,来到绵竹深山参与救援,崇敬之心油然而生,特别是在电视中看到那个举着“长大了我要当空降兵”的小孩,让我们那群高三学子,都迸发出必须要将自身价值全面投身祖国的愿望。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看有关地震的节目,但无意间看了《惊天动地》,看到在废墟中的群众,几近绝望,突然看到党员先锋旗出现那一刻,感激涕零、欣喜交加,让我想起我经历地震的种种,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时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装在心里,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所以,在当时,我也坚定了必须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终于在2011年,我站在这同一面红旗下,庄严进行了宣誓,近距离的感受党、认识党、了解党。
一扇门,始终屹立在眼前
从小我们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金色的鱼钩》《丰碑》等一系列文章都是教材书上让人记忆深刻的篇章,其中印象最深的,当属《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叶挺将军的诗表现的是一扇关闭着的门,充分揭露出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极端虚弱的本质,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气节,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豪情。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一栋旧式石库门建筑里召开,这是一扇敞开的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这一扇关闭着的门和一扇敞开的门中间,让我看到了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不因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顽强斗争,为了人民幸福生活而矢志奋斗的精神,这让我在成为共产党员后,坚定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我毕生追求。毕业后,我先后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于2014年,推开了公务员的门,成为了一名基层乡镇公务员,开启了我的脱贫攻坚之路。
一群人,始终奋斗在一线
在乡镇的日子是幸福的,同样也是繁忙的。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经常有突发状况、面临严峻形势,处在面对老百姓的前沿,是老百姓诉求的接收员,也是民意收集的信息员,会随着情景的变换扮演着不同角色,如应急抢险、疫情防护、宣传推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我有幸深入全程参与了脱贫攻坚战,和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共同奋斗在扶贫一线,眼看着一个个贫困户从温饱都存在问题,到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在这场战役中,国家投入之大,花费的精力之多,我备受感动,同时也为基层这一群可爱的战友感动,我们走村入户、攻坚破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08年以来,我用了3年时间努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用了3年时间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又用了5年时间,在乡镇一线深度参与脱贫攻坚。今年的我,30出头,还算是青年人,正值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际,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恰逢其时、正当其时。我将始终树立远大理想,坚定革命信念,自觉把个人成长的“小”理想,主动融入到为人民谋幸福、为事业谋发展的“大”志向上来,源源不断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杨广宇,单位: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