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
罗江:深化产才融合 建设人才发展新高地
类别:人才工作 发布日期:2024-08-30 12:12:38 点击数:26308

罗江区聚焦产才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推动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高度匹配、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新时代人才发展新高地。

紧盯产业链条靶向招引人才。绘制“产业地图”精准引才。聚焦“一主三辅”主导产业需求,建立产业人才信息库,绘制“产业地图+人才地图”,通过“地图+项目”“地图+智库”的方式,精准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39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系紧“乡情纽带”回引人才。组建罗江籍在外人才联络会,在重庆、成都等地建设在外人才工作站,推动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引,近年来共回引经营管理类、材料类专业在外人才20余名,落地“乡情”项目10个。激活“人才飞地”高效聚才。大力推广“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的人才飞地模式,推动欧盛光学、劲达节能等4家企业在成都、重庆等地区建设“飞地”研发试点中心4个,成功引进田爱娟等国省级特聘专家2名,集聚新材料专业高端人才28人,转化科技成果12

瞄准产业布局加强人才培养。为产育才强素质。搭建“政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联合重庆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与本土龙头企业实施“双元制”教学,累计培养“双师型”人才200余人,为企业“订单式”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00余名。以赛促训练本领。围绕新材料、乡村振兴等领域举办“调元杯”创业大赛,将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相衔接,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为技能人才搭建快速成长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24名技能人才获得表彰奖励,3900余名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库。优化结构促提升。推动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新设42个面向产业一线的专业,组建起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食品专业群,把专业建在需求链上,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达75%以上,实现了人才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的“同频共振”。

聚焦产业需求做优人才生态。坚持政策赋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汇智罗江”“产教融合17条”“新材料10条”等专项政策,给予最高40万元的引才补助,同时支持“一事一议”“一人一策”,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政策支撑。坚持金融赋能,助力人才创业保障。用好人才投”“人才贷”“人才险三大金融手段,设立1.5亿元天使人才基金,推出5款无抵押低利率人才贷4款零投入高保额人才险目前,已投资赋能人才项目1000余万元,惠及人才企业近50家。坚持创新赋能,点燃人才干事激情。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人才积分制评价,累计评价认定出产业人才48名,可享受就近入住产业园区人才公寓、医院绿色通道、候机VIP等多项服务,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


分享到: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