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德阳优秀基层党课报告③ | 梨树下的家规
类别:党建工作 发布日期:2024-09-11 15:28:06 点击数:16432

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讲党课和优秀党课评选展播活动,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德阳市委组织部开设优秀基层党课报告专栏,集中展示一批主题鲜明、贴近基层、形式鲜活的优秀党课,有形有态抓实党员经常性教育。本期我们一起来观摩黄继光纪念馆副馆长、黄继光侄子黄拥军的优秀党课报告。

梨树下的家规

黄继光纪念馆副馆长、黄继光侄子  黄拥军

在黄继光纪念馆三展厅中有一封家书,特别引人注目。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这封家书,带领大家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1952年的朝鲜战场,走进一位英雄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一、上甘岭立功

1952年10月29日,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上甘岭战役爆发,美军调集兵力六万余人、大炮三百余门、坦克一百七十多辆,出动飞机三千多架次,对志愿军的两个连,约三点七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一百九十余万发、炸弹五千余枚,炮兵火力的密度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正是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中,一名战士主动请战去爆破敌人暗堡,在距敌火力点不足50米处,不幸被敌人发现了。在机枪的扫射下,他拖着伤腿爬向敌人火力点,在地堡前他将最后一颗手雷扔了进去,接着奋力一扑,用身体堵住了敌人喷射的枪口,壮烈牺牲。这名战士就是我的三爸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1岁。下面是他在牺牲前六个月,写给奶奶的一封信。

“母亲大人,男,於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有少些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生活。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渡过去的。要知道咱们英明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并请回信一封把当地情况土改没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产比前好吗?”

图片1.png

黄继光家书

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英勇的传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耀着无数勇者的心灵。上甘岭战役,是历史长河中最闪耀的篇章之一写满了无畏的赞歌。三爸用生命诠释了家书中“不立功不下战场”的壮烈誓言,他的故事不仅是战争的残酷写照,更是对和平的渴望,对家国的深情厚爱。

二、艰难中立志

19521226日,正在赶集的奶奶才知道三爸在朝鲜前线牺牲的消息。这个消息如刀子,撕割着她的心。听闻黄继光英雄事迹的人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看望奶奶,并亲切地称她为“英雄的妈妈”。奶奶在后面给志愿军的回信中写道:英勇的志愿军同志们——我亲爱的儿女们: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去赶集,知道光儿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当时我身上像割了一块肉一样的疼,天下的母亲,哪有一个不疼自己儿女的呢?没有!!没有!现在我走到哪儿,人们都会称我“英雄的妈妈”“光荣的妈妈”“亲爱的妈妈”。我失掉了一个儿子,现在我有了千千万万个儿子。我,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等着。

我的奶奶邓芳芝,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却是一名不平凡的母亲,她用深沉的爱与无私的奉献,培养出了一个英雄的儿子。她的信,是对儿子的思念,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所有志愿军战士的深深牵挂。

19534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奶奶,一位烈士父亲的手和一位烈士母亲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毛主席说:“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我们都是烈属。”一场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各自心爱的儿子,他们既有共同的悲伤,同时又分享着共同的骄傲!在三爸牺牲的第二年,奶奶做出一个决定,将自己最小的儿子黄继恕,也就是我的父亲送到了朝鲜战场。此时的大爸早已因病去世,二爸是先天性聋哑人生活无法自理。同村的群众对奶奶担心地说道:“芳芝啊,你年龄这么大了也需要人照顾,你把小儿子送去战场,你怎么办?”奶奶却毅然决然地对即将远行的父亲说:“继恕,我爱你像爱你继光哥哥一样。你哥哥为保卫祖国牺牲了,他为人民立了功。你要向哥哥学习,记住你是英雄的弟弟。”

图片2.png 

黄继光的妈妈送小儿子黄继恕参军

三、梨树下立规

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回国前,父亲来到了三爸黄继光牺牲的597.9高地。站在三爸牺牲的暗堡前,对着暗堡说:“哥哥,我明天就要回国了,妈妈写信给我说,让我把你带回家去,她说朝鲜太冷了,怕你冻坏了,她老人家很想你呀!哥哥你安息吧!”说完就在三爸牺牲的暗堡前,捧起一捧泥土,这一捧泥土里,都还埋藏有数块弹壳、弹片。父亲将沾满三爸鲜血泥土小心翼翼地拿手帕包好,带回了祖国,带回了家乡德阳市中江县石马塘。

回家前奶奶就已经得知父亲今天会带着三爸回家,她早早地就在村口等待,来回地走动、不停地搓手。突然,乡亲们大喊一声:“快看,黄继恕回来了”。父亲也看到了在村口等待的奶奶和乡亲们,加快脚步来到奶奶面前,重重跪下,从怀中掏出用手帕包好的,在朝鲜597.9高地带回来的,混杂着弹壳、弹片和鲜血的泥土,在奶奶面前高高举起,哽咽着说“妈妈,我把哥哥给您带回来了”。奶奶接过这捧泥土,在父亲的搀扶下一起回到了家中。在院子里,奶奶拿起锄头,亲手挖了一个树坑,在这个树坑中栽下了一棵梨树苗。她颤抖着双手,含着泪,不舍地将这捧泥土埋在了梨树旁。种下梨树后,奶奶叫齐了全家所有人,站在梨树旁立下一条家规:“家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长大以后都要去部队参军,保家卫国!”这样,从三爸牺牲算起,我们全家现在已有1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了。这是三爸的荣光,也是我们全家精忠报国的使命和担当。

图片3.png

黄继光纪念馆

        历史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是英雄的声音犹在耳旁,“不立功不下战场!”这句话激荡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站在历史新的起点,当代党员干部更应该学习黄继光“不立功不下战场”的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分享到: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