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讲党课和优秀党课评选展播活动,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德阳市委组织部开设优秀基层党课报告专栏,集中展示一批主题鲜明、贴近基层、形式鲜活的优秀党课,有形有态抓实党员经常性教育。本期我们一起来看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黎明社区党委书记李定碧的优秀党课报告。
党员服务在一线 共筑党群同心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对我们做好社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担任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黎明社区党委书记以来,黎明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探索创新“15123”工作法、“黎明民情会”自治方式,强化党员下沉一线服务,实现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跨越,用真心、真情与群众一道构建美好家园。我本人有幸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万安镇黎明社区党委被评为“德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黎明社区党委书记李定碧讲党课)
2003年我正式踏入社区的大门,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这一干就是21年,我的身份也从一名计生专干逐步成长为社区副主任、主任,再到党委书记。社区是党和政府与群众紧密联系的“最后一公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接触基层工作开始,我就以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实事求是的价值观要求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到社区工作之中,努力创造经得群众认可的工作成效。我始终坚信,社区工作必须重心下沉,紧贴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社区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但如何将群众工作做细做好,让群众满意呢?那就是把群众当家人,说话必须算话,承诺就要兑现——“以心换心”即用“真心、热心、爱心”去赢得民心。
(黎明社区党委班子召开专题学习会议)
讲真心,以公正为本,群众身边无小事
讲真心,就是做事要出于公心,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群众才会认可你。我们社区情况比较特殊,当时是处于城郊接合部的位置,随着城区发展拆迁也随之而来,我们社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姚家林拆迁、统建房安置和学堂巷棚改。首先是姚家林拆迁,第一次拆迁是在2008年地震后启动的,因为种种原因,部分居民拆迁了而另一部分居民没有拆迁。该区域地势低洼、房屋老旧,所以每到汛期家家户户必然进水,为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社区两委一面向镇党委报告情况,一面又挨家挨户做居民思想工作,最终在2015年又启动了该区域二次拆迁。在二次拆迁工作中,有个别群众的诉求暂时无法满足,拆迁进程一缓再缓。但是一想到居民糟糕的居住环境,老百姓生活条件没有得到基本改善,我又暗自鼓劲:只要我坚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户拆迁群众,大家会理解、支持我的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通过这种“软磨硬泡”,终于完成该区域二次拆迁工作。又比如,2018年分配统建安置房,这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当时有一种说法,不同类型的居民对房子的需求不同,分房子的工作既容易出乱子,又容易得罪人。但老百姓不可能一直在外租房住啊,我和社区“两委”成员一起动脑筋想办法,经常是整夜脑袋“打架”——睁眼到天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召集党员和威望较高的居民为代表,成立分房委员会制定方案,经过多次讨论完善,最终公正地完成安置房任务,让老百姓开开心心地住进了新居。现在,很多居民看到我,都会由衷地说:“书记,当时真的多亏你啦,要不是你真心对待我们每一户,不厌其烦地做工作,我们现在还住在旧房子里,哪有这么好的居住环境哦。”看,跟群众讲真心,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定会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李定碧开展政策宣传工作)
有热心,以主动为要,寻找问题破解问题
有热心,就是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主动作为?这是值得社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我们主动收集居民们急难愁盼的各类事情,每周二集中召开“民情例会”,提供“平台”让居民有地方表达心声,并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找到解决办法,将居民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真正让居民在社区治理中“唱主角”,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我们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农转非社区,以黎明南路和天台路为界,一部分是市政基础配套完善的新建小区、商业综合体,另一部分是老西门口城中村、原农转非拆迁自建安置房区域和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地面未硬化,路灯、排水等设施没有完善。针对这种“两极分化”,社区主动作为,整合社区资源、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发动社区居民,硬化路面1000余平米并规划好车位,协调解决四个小组的居民水表户表改造,协调市政为自建房安装路灯,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逐步解决了老城区的居民生活需求,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积爱心,以关怀为先,帮助弱势群体解忧愁
积爱心,就是要主动关心弱势群体,兜底好社区关爱工作“最后一公里”。我们社区有一个独居的老阿姨,疫情期间生病无人照料,我接到她的电话后,第一时间协调医院及时送医救治。回顾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弱势群体日常生活所面临的困境,对我们而言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他们而言或许就是难以跨越的阻碍。我们社区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如何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共享发展红利呢?我们积极对接区委组织部、区行政审批局、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搭建智慧服务平台并为他们配备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门磁报警器、智能手环等一系列智能设备,实现对特殊群体的实时记录、动态监测预警,利用先进的智能技术,让“特殊”居民们的生活状况“看得见”,在遇到突发状况时第一时间“帮得了”。同时,我们也开展了许多公益活动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例如重阳节期间,我们精心组织“镜美照夕阳 快门留年华”等系列活动,为社区老人提供电信反诈科普、慢性病检查、义务理发等服务,给他们拍摄纪念照。看着大家脸上洋溢出的幸福笑容,正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和期盼。
(李定碧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现在,我们社区的居住环境更美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更高了,社区治理的成效也更好了。在新的起点上,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水平和工作实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群众满意的强大动力,实现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工作同频共振、双向融入、同心同向,书写德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