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玉林串串”社区计划
类别:他山之石 发布日期:2022-09-01 22:14:29 点击数:50943

      有形的社区空间让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无形的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则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社区的认同。

      你以为“玉林串串”指的是一家串串店?不不不,“玉林串串”是一系列有意思的社区计划,用有趣好玩的方式走街串巷,通过多元化的共创活动,展现社区魅力,串起人情,串联出开放性的、商业性的街区氛围。一年来,一介建筑工作室的张唐和玉林东路社区先后设计出“阿姨计划”“撒子!市集”“街(gai)娃逛街(gai)”等有趣的“串串”计划。“阿姨计划”是面向玉林东路社区“阿姨”们(但不仅限于阿姨)开设的工作坊,从丝网印刷,到手冲咖啡,再到川菜大师的专场教学、民间艺术家林叔的木作工坊,以及“不管什么年纪,都要美丽”化妆教学课……全是实用又好耍的体验课程,逐渐搭建起社区内招聘和求职的窗口,鼓励年轻店主们招募社区的阿姨作为工作人员,构建起一套拥有在地社区属性的商业模式与产品。张唐的构想很远:“阿姨们退休之后其实有大把空闲时间,她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实用的生活智慧,各有所长,完全可以利用闲暇发光发热,不仅自己能有一份收入,而且不会因为退休隔绝于新鲜的日常,能与时俱进、不掉队。她们只需要简单的培训就能上岗,而且大多数在本地住了大半辈子,熟门熟路,可以帮助外来的年轻人迅速融入社区。从长远来看,‘阿姨计划’其实是代际双赢的计划。”“街(gai)娃逛街(gai)”是从玉林东路社区出发,做一场“窥探”本地居民日常轨迹的生活串线实验。前期,一介在社区内招募了8组不同身份的“街娃”,有社区工作人员、退休老人、单身青年、年轻情侣、母子、店老板、残障人士……只需要一次性胶卷相机和基础经费,跟随他们逛一天,拍摄视频,绘制游线地图,还将“街娃”们自己拍摄的照片冲洗出来制作成相册,用居民的日常生活轨迹串联出日常生活图景,将社区的“旮旮旯旯”(小角落)串成8条社区日常游线。“街(gai)娃逛街(gai)”的奖品是在地商家的购物券。见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到社区主动要求加入“玉林东路串串联盟”的商家越来越多。正是因为有了如张唐一样充满创意和活力的年轻人愿意投身于社区营造,这个曾经的网红街区,才能始终拥有不停滞的更迭速度,让你常逛常新。

       今年初,玉林街道隔壁属于高新区的芳草街街道,发起了一个“城市合伙人”项目,邀请第三方运营团队,一同推进“一环路及玉林西路特色街区”功能重整、运营管理、产业植入、场景营造。招募了很多与一介类似的年轻团队,群策群力,思考街区升级议题。比如,如何让前来小酒馆打卡的人群在整个街区停留更长时间,并且还能够将他们引向街巷深处?有的是将一些吸引人流的关键节点重新打造,有的是如“巷子里”一样的消极空间改造升级,有的则是在上一个租约期满后,重新寻找和玉林气质相宜合适的租户。变化立即可见,很快就更新了一轮,宝藏空间一个又一个接连出现,街巷里的车棚被改成了一个定期做展览的小小美术馆,人们能够在这里领到一份街区小店的手绘地图。堆放清洁用具的卫生站改造好后出租给精酿啤酒品牌来做啤酒品鉴,卖水泥河沙的街角小店变身为售卖椰子水的小铺,街道的一溜儿办公用房成为了创意市集的摊主们固定营业的实体店。

       此刻,穿行于玉林的小街巷,树影摇曳中,依然能看见各种未完成时态的店铺。你听敲敲打打的装修声、人与人之间的低语呢喃或高谈阔论,相伴于车水马龙与生活日常,那便是故事开始的声音。(文章来源:强国号成都学习平台)

分享到: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