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及全国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关于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的部署要求,通过精准把握“三个维度”,坚持学用结合,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
定基调、圈重点,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契合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以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有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对标发展需求定主题。紧扣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分层分类开展集中轮训,结合全市重点任务目标确定年度重点专题培训项目,确保广大干部能够在时代大潮中干事创业,为中心工作注入蓬勃力量。对标干部需求定计划。抓住学员关注的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邀请资深专家、部厅领导、先发地区业务骨干等为学员解疑答惑,力求打破“台上讲、台下听、零沟通、结束走”的教学困境,让学员在课堂上“抬起头、聚起神、认真听、勤参与”成为常态。对标岗位需求定内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年初严格按照“集中申报——逐一审核——纳入计划”流程,指导市级各部门开展将本行业部门有关工作纳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年度培训计划工作,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动态调整完善,努力让培训更贴近业务需求、工作实际。
挖资源、找特色,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辨识度”。深入挖掘本地资源,打造本土特色培训品牌,提升德阳干部教育培训的知名度影响力,力求为全国党员干部提供优质教育培训服务。擦亮三星堆历史文化教学品牌。深挖三星堆考古故事、文物故事、人物故事,将“大国工匠”郭汉中、博物馆馆长雷雨和三星堆研究文博专家余健等40余人纳入师资库,做优三星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教育培训阵地,持续扩大三星堆文化影响力,提高古蜀文明美誉度。开发本土特色精品课程。围绕本地资源开发20余门精品教育课程,其中,《跟着总书记历练人民情怀—“取火取图故事”的当代启示》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弘扬工匠精神 传承中华文明》等6门课程、案例被评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好案例”。打造循迹溯源教学路线。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莅德足迹,整合教育资源,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三星堆“执着探寻”中,培育坚韧执着、精益求精的匠心情怀;从向阳镇“敢为人先”中,培育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革新情怀;从东汽厂“自强不息”中,培育迎难克坚,拼搏奋进的家国情怀;从沼源村“自力更生”中,培育心系群众、真抓实干的人民情怀。
优方式、搭载体,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有效度”。坚持“实际管用、高效务实”原则,优化方式方法、拓展平台载体,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创新平台“训”。突出抓好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等最新重要论述,结合德阳发展主攻方向和主导产业建设,邀请国家部委、省直机关、科研院所等有关专家学者来德授课,创新举办“德阳大讲堂”20余期,运用“直播”形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共享,并依托“德阳市公务员网络培训平台”等,为广大基层干部充电蓄能。下沉一线“练”。聚焦“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层层遴选、择优选拔60名80后副县级和85后正科级领导干部,集中三年举办能力提升专题班。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实践锻炼行动,选派100名左右驻点干部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地顶岗锻炼,在一线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为德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行远创优“学”。围绕德阳经济发展,以城建规划、机械装备、材料化工、数字经济为重点,靶向制定赴外专题培训计划,学习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已先后到广东佛山、江苏南通等地常态化举办培训班39期,培训干部3000余人,不断补齐短板弱项,增强发展动力。